自從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們命名了第一種恐龍—斑龍以來,恐龍的想像面貌一直在變化。
一開始發現的恐龍化石只有破碎的股骨等部位,但是尺寸已經超乎當時人們對於動物體型的理解,因此當時的科學家就把恐龍們想像成巨大的蜥蜴,懶洋洋地趴在石頭上曬太陽。
倫敦水晶宮公園的古早恐龍雕像
後來發現的較完整化石證明了恐龍是兩腳行走的動物,但當時的古生物學家依然很疑惑,如此巨大的動物要如何以兩腳站立呢?於是便將他們的頭抬得高高的,大尾巴放在地上幫忙支撐身體,也就是所謂的「袋鼠站姿」,但是這種站姿不但看起來笨拙,還很容易弄傷尾巴。然而,這種造型在大眾間流傳了數十年,雖然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恐龍不會是長成這個樣子,卻難以扭轉大眾對恐龍的認知,直到一部曠世巨作:史蒂芬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誕生。
袋鼠站姿
第一集的侏羅紀公園於1993年上映,拍攝時徵詢了專業古生物學家的意見,將恐龍的姿勢矯正成了較為正確的樣貌(雖然還是有錯誤,但是為了電影效果有所妥協),讓大眾對於恐龍有了新的認識,系列電影更是掀起了一波波的恐龍熱潮。電影中的暴龍身體呈「T」字形,以一種現生動物不存在的姿態登上大銀幕,此後多數恐龍電影與玩具都以這樣的型態來呈現。
侏羅紀公園的暴龍
2012年,中國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命名了「羽王龍」,一種身披羽毛的暴龍近親。羽王龍是極少見的披羽大型獸腳類恐龍,羽王龍的發現使得人們重新思考暴龍身上長有羽毛的可能性,嘗試在暴龍的復原圖上黏滿蓬蓬的羽毛,甚至宣稱暴龍長得像雞(或是胡謅暴龍是雞的祖先),但這是錯誤的,目前已發現的暴龍皮膚化石上,並沒有羽毛的痕跡,所以暴龍很可能只有少量的絲狀羽毛,或者根本沒有羽毛。況且暴龍這樣的大型內溫動物,若長滿羽毛可能會使身體過熱而無法存活(羽王龍生活在寒帶,羽毛可以保暖)。
羽王龍的復原圖
在發現的暴龍當中,最知名的當屬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招牌館藏,母暴龍「蘇」(Sue)。「蘇」這組化石標本共有250塊骨骼化石,佔暴龍全身骨骼數量的73%,更是佔總體積的90%,當時菲爾德博物館在競標時,花了約2億5千萬台幣,創下當時世界上古生物拍賣的最高紀錄(直到2020年被「史丹」以約9億8千萬台幣的紀錄超越)。
在大廳的「蘇」
2020年,館方將「蘇」以全新的姿態復原,將她生前原本有血有肉的模樣,以最精確的形式呈現給博物館的參觀者,不做過度誇飾,不去猜測到底有沒有羽毛,不讓她瘦成皮包骨,單純展現出白堊紀末期最強動物的霸氣,左腳上的傷痕正是王者的榮耀之證,雖說因為疫情而無法出國旅遊,但是「蘇」絕對是恐龍愛好者一生必去親眼見識一次的經典個體。
有血有肉的「蘇」
順帶一提,日本東寶電影公司在1954年的「哥吉拉」是以哺乳類+爬蟲類為原型,採用的是袋鼠站姿,這種站姿在由低處往上看時可以呈現出更加巍峨聳立的視覺效果,也適合人員在布偶裝中操作,在2016版「真.哥吉拉」中,造型師竹谷隆之更是將這樣的視覺效果發揮到極致,展現了哥吉拉作為無法對抗的恐怖天災一般的形象。
真.哥吉拉
作者:邱兆暘
生科系肄業跑來讀外文系,主要研究神話學,號稱斜槓青年但只是本科的書讀不好而已。
(と’てノ) <– 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