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電影裡、書籍中,以及網路上看到各種形形色色的恐龍們,但是其中有許多披著”龍”的名號卻不是恐龍的冒牌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名字裡有龍但不是恐龍的生物們吧!
一、翼龍(と-てノ)
翼龍早在1933年的怪獸電影”金剛”就出現在觀眾面前,雖說甫出場便被金剛擊敗,卻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翼龍與鱷魚、恐龍同屬於”主龍類”這個演化分支,但是和其他兩個成員長得相當不一樣。 翼龍的翅膀與鳥類以及蝙蝠不同,是由第四隻手指骨大幅延伸做為支撐,再長出一層膜(目前對於翼膜的組成仍然有爭議)與身體連接,形成狹長型的翅膀使翼龍得以滑翔。最大型的風神翼龍翼展大約12公尺寬,比一架西斯納小飛機還要大,但是最小型的森林翼龍大約只有成年人手掌張開的大小而已。
諾氏風神翼龍站立時與人類的大小比較。(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二、滄龍
侏儸紀世界裡面把帝王暴龍拖進水中的巨大滄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完全水生的滄龍也不是恐龍,根據演化發生學,滄龍與其近親更接近蛇與蜥蜴,屬於鱗龍類,與屬於主龍類的恐龍相距甚遠。除了不是恐龍之外,滄龍也沒有像電影裡面那般巨大,其體長大約是10公尺上下,雖然也不能稱之為”小”,但也比不上帝王暴龍(15公尺)的體型,更無法跳上岸邊把獵物拖下水。然而,10公尺級體型的滄龍家族的確是白堊紀晚期海洋的霸主,牠們在海中橫行,吃下所有比他們小型的獵物,其中包括魚類、菊石、蛇頸龍,甚至較小型的滄龍類。
正在吃一隻誤闖海中的阿貝力龍(食肉牛龍家族)的霍夫曼滄龍。(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三、後鱷龍
後鱷龍是鱷類成員,與鱷魚的祖先是表親關係,但不屬於恐龍。”波斯特鱷”是後鱷龍學名的較精確翻譯,意為”德州波斯特城的鱷魚”。他們生活在三疊紀,是當時早期恐龍的強大競爭對手,其最大特色就是雙足步行的姿態,像是鱷魚和恐龍的融合版本,有可能幫助他們快速移動以追殺獵物。
後鱷龍(波斯特鱷)與人類的大小比較,在三疊紀時這已是最大型掠食動物的尺寸。(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四、異齒龍
生活在二疊紀的異齒龍常常被介紹恐龍的書籍拿來與恐龍放在一起討論,但事實上異齒龍生活的二疊紀時,恐龍尚未出現在地球上,當時統治地球的霸主是合弓綱的動物,這個演化分類除了有異齒龍、狼蜥獸之外,我們哺乳類也包含在內,因此異齒龍其實是我們哺乳類的早期型態之一。二疊紀時的合弓綱動物有許多都長著大大的背帆,這是因為二疊紀時地表氣溫較低,這種型態的背帆能夠使太陽光快速加熱其中蘊藏的大量血管,讓體溫提升至正常的運作溫度,是早期動物調節體溫的獨特機制。
異齒龍的復原圖,可以看到其實他們和恐龍長得不一樣。(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五、魚龍
魚龍的名字裡有”魚”又有”龍”,但他們是一群回到水中生活的獨特爬蟲類。與其他水生動物一樣,魚龍有著扁平的尾巴以及像是船槳的鰭狀肢來推動身體在海中前進。魚龍家族早在三疊紀的早期就回到海洋裡開始他們的海中霸業,並且一路上經歷大大小小的滅絕事件,不斷調整身體結構適應新環境,就這樣在海中生活了一億多年,終究是在大約9000萬年前的森諾曼期-土倫期滅絕事件中與當時的海霸王”上龍”一起消失在地球上,由滄龍取代掉他們的生態區位,接手爬蟲類在中生代對海洋的統治。
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大眼魚龍與菊石。(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六、科摩多龍
俗稱為科摩多龍的科摩多巨蜥是蜥蜴家族的一員,目前僅在印尼的小巽他群島上有分布,屬於易危物種。科摩多龍的成年個體體長大約在2公尺以上,腳上長著尖銳的爪子,嘴裡有尖銳的牙齒和毒腺,活生生是個殺戮機器,當科摩多巨蜥發動攻擊時,他們能夠以時速大約20公里的速度衝刺,而他們也會爬樹以及潛水,島上的動物都是他們攻擊的對象,其中當然也包括人類,因此在島上遊覽時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以免遭到他們攻擊。
準備攻擊一頭鹿的科摩多巨蜥。(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七、土龍
早年在台灣西部沿海有人以抓”土龍”維生,而珍稀的土龍則可作為泡藥酒之用,每台斤的價格甚至可以喊到上萬元之譜。土龍真正的名字是”波露荳齒蛇鰻”(英文是Rice-paddy eel,意為稻田鰻),是底棲鰻魚的一種,從東南亞到印度洋沿岸都有分布。土龍平時蟄伏在海岸的泥沙之中,伺機伏擊獵物,而他們除了小型魚類之外,偶爾也會獵食甲殼類動物,但是遇到”獵龍人”時,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嘉義東石的土龍。(圖片來源: 民視新聞網)
作者:邱兆暘
生科系肄業跑來讀外文系,主要研究神話學,號稱斜槓青年但只是本科的書讀不好而已。